数据库读写分离,动态数据源切换已成为大型网站的标配。因此结合本文我们一起来搞定动态数据源切换的原理。
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web 前端中文站
http://www.lisa33xiaoq.net 可按 Ctrl + D 进行收藏
说到原理,就必须要说到源码,说到源码就必须要从我们最初的设计说起。
多数据源让人最头痛的,不是配置多个数据源,而是如何能灵活动态的切换数据源。例如在一个 spring 和 hibernate 的框架的项目中,我们在 spring 配置中往往是配置一个 dataSource 来连接数据库,然后绑定给 sessionFactory,在 dao 层代码中再指定 sessionFactory 来进行数据库操作。
上图是单数据源 dataSource 结构。但是上图的缺点太明显了,不支持多个数据源,于是我们再改进一下,让它支持多数据源。
这种结构实现了多数据源,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啊,具有多个SessionFactory,不具有灵活性,而且太笨重了。如果再加一个数据源,就需要再加一个SessionFactory。
SessionFactory接口负责初始化 Hibernate。它充当数据存储源的代理,并负责创建 Session 对象。这里用到了工厂模式。需要注意的是SessionFactory并不是轻量级的。
顾名思义,SessionFactory,就是用来创建 session 会话(具体接下来讲)的工厂。如果存在多个 Sessionfactory 那么 Session 是不是就乱套了,因此这种架构不可取。那么下面这种架构就应用而生。
看看上图,是不是感觉合理了很多。Spring 的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就是采用这种架构。
看到这里你应该就明白了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的原理。如果你还不明白,没关系,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看看?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的设计源码吧!
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DataSource implements InitializingBean
扩展 Spring 的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抽象类(该类充当了 DataSource 的路由中介, 能有在运行时, 根据某种 key 值来动态切换到真正的DataSource上。)
从上可以看出它继承了 AbstractDataSource,而 AbstractDataSource 不就是 javax.sql.DataSource 的子类吗,So 我们可以分析下它的 getConnection 方法:
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() throws SQLException { return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.getConnection(); }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(String username, String password) throws SQLException { return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.getConnection(username, password); }
获取连接的方法中,重点是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方法,看源码:
protected DataSource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 { Assert.notNull(this.resolvedDataSources, "DataSource router not initialized"); Object lookupKey =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; DataSource dataSource = this.resolvedDataSources.get(lookupKey); if (dataSource == null && (this.lenientFallback || lookupKey == null)) { dataSource = this.resolvedDefaultDataSource; } if (dataSource == null) {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("Cannot determine target DataSource for lookup key [" + lookupKey + "]"); } return dataSource; }
上面这段源码的重点在于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方法,这是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类中的一个抽象方法,而它的返回值是你所要用的数据源 dataSource 的 key 值,有了这个 key 值,resolvedDataSource(这是个 map,由配置文件中设置好后存入的)就从中取出对应的 DataSource,如果找不到,就用配置默认的数据源。
看完源码,应该有点启发了吧,没错!你要扩展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类,并重写其中的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方法,来实现数据源的切换:
package com.lisa33xiaoq.net.database; 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jdbc.datasource.lookup.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; /** * 获取数据源(依赖于 spring) * @author linhy */ publ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{ @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 { return DataSourceHolder.getDataSource(); } }
至此我相信关于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的原理你已经明白了。现在在结合我们前面的一个案例来回顾一下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吧。附上前一篇文章:Spring 动态路由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(数据源动态切换)教程。
本文原文出处:web 前端中文站: 详解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(动态数据源切换)实现原理
【注:本文源自网络文章资源,由站长整理发布】